为什么有人提前提出副业,为什么搞副业

本文目录

  1. 你认为发展副业重要吗
  2. 开启人生的第二事业
  3. 老板让员工搞副业要求涨粉10万,过分吗
  4. 英国读博 [英国读博的“副业”]
  5. 为什么劝你不要在职场太拼命干活
  6. 办公室做副业被发现了怎么办啊!

一、你认为发展副业重要吗

我认为是重要的。

疫情中,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变化。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各行各业都受到影响。虽然现在全国复⼯,但很多中⼩型公司都经营不善。这时候,所有⼈都应该发挥优势,找⼀个副业来抵御风险,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在⼯作之余做⼀些适合⾃⼰的副业,这是如今很多⼈的选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新社会的⽣活压⼒巨⼤,很多⼈可能会出现⼊不敷出的情况,因此很多⼈会选择通过副业来丰富⾃⼰。也许他们⼀开始⼲副业,⽬的只有⼀个,那就是赚更多的钱,补贴家⽤,让⾃⼰和家⼈的⼩⽇⼦过得更舒服些。但做着做着,却会发现⾃⼰的收获,⽐想象中要多得多。副业竟然可以改变⽣活。在我看来发展副业有以下好处:

1.提⾼实际收⼊、提升⽣活质量。

很多⼈开展副业的头号原因就是增加收⼊。

增加收⼊不仅可以让我们改善⽣活,有更多的结余进⾏投资理财,更可以让我们在进⾏跳槽决策时更加从容、理性。很多⼈为了钱频繁跳槽,这样其实会损失我们职业发展的长期利益。

在职场中发展,不论是积累经验,发展⼈脉,还是升职,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如果单纯为了钱跳槽,⽽损失了长期收益,是⾮常可惜的。

如果你有⼀定的副业,在职业选择时就能够更加从容,从长期⾓度考虑职业发展,当在⼀家公司⽆法学到新东西、⽆法更进⼀步发展时,再进⾏职业方向调整。也有这样的朋友,在⼀家⼤平台工作,能学到很多东西,接触的资源、⼈脉也⾮常优质,只是薪⽔⽅⾯差强⼈意。

后来为了薪⽔翻倍,去了⼀家⼩公司,工作了⼀段时间就⾮常后悔,因为那家公司⾼薪聘请他就是去填坑的,对他未来的事业发展并没有好处和加持。其实他在跳槽的时候也知道在现在的公司会很有发展,但迫于城市的生活压⼒,还是选择了跳槽。

如果你有独于企业外的收来源,那么时间来的更自由。

2.分散风险

⼀潭死⽔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但副业会将你从深渊⾥拉出来现在⼀个公认的事实是,铁饭碗已经不存在了。哪怕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职业风险也越来越⼤,现在还想指望能捧着铁饭碗一辈子,基本不可能了。

如果能够有个副业,对风险的抵御能会加强,最起码不会因为突然失业就断了全部收,要是副业发展的好,甚可以副业变主业,实现事业上的飞跃。

3.丰富业余⽣活实现在我价值

像设计类的额外单⼦、⾃媒体的公众号运营,这些背后代表的都不是你的公司,⽽是你这个⼈本⾝。对于⾃⼰下班,平时休息的时间不⾄,打游戏消磨时间,虚度光阴。许多⼈在搞副业的过程中,可能发展了⾃⼰的兴趣爱好、可能由此学到了平时学不到的东西,这些都是⾃我价值得到提升、能⼒得到增强的表现。经营副业,无约束,也打造了更⼤的格局。

如果你的⽬标是到达太阳,付出真实的努⼒,最差也会落在⽉亮上。

二、开启人生的第二事业

   最近读了《副业赚钱之道》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意识到目前是发展副业的最好时机。这本书围绕着为什么开展副业,在什么时机发展副业,怎么发展副业三条主线进行展开叙述。

    怎么样来发展副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模型就是SEGAR模型,SEGAR模型是副业发展的五个关键环节,Scan扫描尽可能多的副业选项;Extract提取适合自己的选项;Guide规划自己的副业路线图;Action持续行动,达成目标;Review复盘,改进执行,校验方向,提高副业成功的概率。

    作者采用五星分析法来挖掘尽可能多的副业选项,五星分析法就是从五个不同的维度着手来探寻可能的副业选项:

1、倾向。包括比较容易感知和描述的兴趣、榜样、职业,也有较难形象说明的行为风格、性格,还有难以琢磨的价值观等。

2、核心资源,比如知识、技能、人际关系、信息、渠道等。

3、客户需求。把眼光聚焦在周边的人群身上,发现他们的需求,以特定的服务或产品来满足他们。

4、机会。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工作与生活的城市,各种社群都可能把机会带到我们面前。

5、收入结构。比如理财带来的被动收入,具有长半衰期的产品带来的被动收入,企业带来的被动收入。

    要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副业选项,要经过五个步骤:1、对副业选项拍一张快照,知道它的概要情况;2、明确自己想要的副业特征,用它们对副业选项进行第1个维度的筛选;3、认清自我,过滤副业,找出自己想发展的3个方面,用它们对副业选项进行第2个维度的筛选;4、将两个维度获得的副业想法合并,评估这些副业选项,从中挑出具备可行性的1-3个。

    明确副业方向后,接下来用SMART原则清晰定义副业目标,通过生涯人物访谈了解实现目标的前提以及方法,最后借助倒推法完成实现目标的里程碑规划。生涯人物访谈的两个关键步骤:1、确定访谈对象;2、提出有效的问题。倒推法就是从一个项目(事情、目标)的交付时间点出发,规划从交付时间到启动时间之间要做的事情,它有以下3个关键点:A、清晰定义项目结果;B、从结果出发,往前倒推,找到项目的里程碑节点;C、把里程碑节点放在合适的时间周期内。

    制定好副业目标后,接下来就要行动了,作者在书中介绍了持续行动的十八般“武器”,包括:

1、愿景板。把我们的想法、目标可视化,刺激我们朝着目标努力。

2、阶梯模型。它是将大目标分解为步骤、目标和梦想,步骤大多只需要不到1个星期来完成,是实现目标的道路上要逐一划掉的小任务,目标是人们制订的通往梦想的过渡计划,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梦想一般要花3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达成,尤其是你此前从未实现过的。

3、GPS法,适用于各式各样拥有从起点到目标点的场景。

4、成功日记,用于记录一个人每天做成功的事情。

5、检视三问。可以帮忙我们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以便根据答案,适时调整目标和步伐,这3个问题包括:A、我这段时间的主要目标是什么?B、我做了哪些和目标有关的事情?C、我取得了哪些进展?

6、时间日志。第1步是要在开始做某件事时立刻记录时间,作为开始时间T1;第2步是在完成一件事情或者切换到另一件事情时记录时间,作为结束时间T2;第3步是统计出自己真实的时间耗用。

7、极度容易。人们喜欢做容易做的事情,如果一件事情看起来比较容易达成,他们就会在某些机缘巧合的刺激之下尝试去做,如果一件事情看起来很难做成,人们往往会望而却步或中途放弃。

8、串行工作法。要求我们能够对自己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拆分,在某一个时间段只专注做一个小任务。

9、伙伴机制。在一个良好的社群中,成员们拥有同样的目标,要在一段时间内去完成,同时在这样的社群中,存在良好的伙伴机制,成员之间既能彼此展开良性竞争,又能守望相助,相互鼓励。

10、起而行之。先做起来,才更有可能会做,才更有可能擅长,才更有可能获得诸如成果,他人赞赏,自我效能感等正向反馈,才更有可能想重复去做。

11、有效的奖励。社交奖励源自我们和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指那些可以让我们觉得被接纳、被认同、受重视、受喜爱、有优越感的东西;猎物奖励指那些令我们产生较强渴望的物品、资源或信息;体验奖励指将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体验到的愉悦感、贴蜜感、胜任感、好玩感、新奇感、刺激感、成就感、操控感等作为奖励。

12、个人看板。使用看板的可视化管理功能,让隐藏的工作无所遁形,解决不知道时间去哪儿了的问题;理清正在处理的工作,解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问题;可视化所有工作,解决不知道要干什么的问题;聚焦重要事务,保障有时间可用,促进按时交付;工作状态可见,容易看到成果和问题,提升执行力,改善绩效;移动工作项时具备仪式感,能增强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促进持续行动。

13、导师。明确自己想从导师那里获得什么帮助,列出你想模仿的对象,分析他是否适合做导师,尽可能地向你的导师学习,学会回报。

14、预测未来。设想将要做的事情会发生什么情节,如果某个情节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办,提前拟定应对策略,以期将来能快速响应。

15、庆祝仪式。包括分享给他人,记录到成功日记中,从我们的奖励池中选择一种奖励给自己,设计一些仪式性的习惯,每当取得进展,就重复这个仪式。

16、有效反馈。有效反馈具有针对性,即时性,阶段性,较少的评价意义。

17、提升重要性。如果你觉得一件事非常重要,做起来又很容易,那你就很愿意付诸行动去完成它。

18、ABCDE模型。是一个理解和处理心理障碍的框架模型,是阿尔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关键A(现实事件),B(自我限制/挫败感),C(结果),D(对自我否定的信念的检验),E(新的有效的信念)。

经营副业要经过七个阶段,分别是观望,三分钟热度,坚持有方,自我怀疑,冰火交织,安营扎寨,衰退。针对不同的阶段选用不同的“武器”组合,见下图所示:

    复盘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和探究,实现能力的提升。复盘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固化流程,校验前进方向,发现新知识和新思路。复盘分为事件触发型复盘和时间触发型复盘,作者介绍了一种工具“复盘拼图”可以实现快速复盘,整个复盘分为4个步骤:

1、目标回顾。要回答复盘饼图列出的3个问题,分别是目标是什么,何时实现,衡量指标有哪些?

2、现状梳理。要回答复盘饼图中列出的4个问题,分别是现在做到什么程度,延期还是提前,有哪些未预计的结果出现,有哪些预计过但未出现的情况?

3、分析反思。结果和目标的差距有多大?设置目标的依据变化了吗?哪些事情做的好?好在哪里?哪些事情做得坏?坏在哪里?我的行动符合这件事的一般规律吗?哪个节点的失败导致了后续的失败?哪个节点的成功导致了后续的成功?我获得了什么成长?我遇到了什么关键困难?

4、未来方向。未来的方向在哪里,通常有3个分岔:A.方向不变,调整策略;B.放弃所做之事;C.维持现有策略,继续前进。

    通过SEGAR模型,我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副业方向,明确副业发展的目标,并规划副业发展的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复盘,最终开创出人生的第二事业。

三、老板让员工搞副业要求涨粉10万,过分吗

我认为还是很过分的。

首先是三个月涨粉想要达到10万如果没有投入一定的资金推广自然涨粉的情况下是很难的。

对于员工而言就算他们有搞副业的意愿,有做账号的兴趣,喜欢在社交平台上露脸分享自己的生活趣事,并且享受涨粉的乐趣,如果没有老板在背后推波助澜前期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账号推广得前提下也是很难在3个月内自然涨粉10万的,这无异于给员工设定了一个过高过远的目标,既不切实际,又伤害了员工的自尊心。

其次就是这样子会影响到员工业余生活的正常时间安排。

对于员工而言他们在业余时间都会主动约上自己的三五好友一同去大型商超逛街购物,或者是去一些郊区的果园采摘水果,亦或是在家里报名一些提升班考证来提升自己,总之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业余生活安排,这些业余生活的时间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乐趣,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成长需求。所以老板这样子安排员工搞副业需要先尊重员工的意愿,并且不可以过多地占用员工的时间,否则员工无法正常调节自己的工作生活和业余生活。

再者就是部分员工对于账号推广能力本身就很弱所以可能会长期占据涨粉最低的名单。

有些人天生就对自媒体平台不是很感兴趣,并且他们对于一些数据方面也不是很敏感,同时他们也不是属于活泼开朗的外向人群,所以让他们去做B站账号内容并且自然涨粉很可能是每周都会成为“吊车尾”,这样子也就不可避免使得一些员工需要长期请公司的其他员工喝下午茶,这样子对这一类型的员工本身就是一个明显的惩罚。

其实老板如果愿意投资每个员工的账号进行前期的推广,那么员工自然会更加有信心把对应的B站账号内容做起来,并且应该把每星期涨粉最低的人请喝下午茶改成只要团队每星期达到了一定的涨粉目标老板就请员工喝下午茶。

四、英国读博 [英国读博的“副业”]

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读博士期间,我的“主业”自然是兢兢业业地做研究,但也少不了要经营一些“副业”,包括接受学校提供的免费GCAP(Graduate Certificate in Academic Practice,教师文凭)培训、带实验课以及帮助导师带硕士生课题研究等。这些虽然被称为“副业”,但对博士生来说却同样意义非凡。因为不少博士生毕业后都会选择留在高校教学和搞科研,在“副业”中练就的教学和指导课题的能力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大有裨益。

教师文凭培训

教出自己的风格

GCAP培训历时两年,学习者达到合格水平后方能拿到教师文凭。但对于博士生来说,若最后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教师文凭相比之下就不那么重要了。不过,从GCAP的培训课程中,博士生确实能获取不少“养料”。该课程培训内容包括大/小班授课技巧研究、演讲能力训练、批卷技巧以及学生心理研究等;培训形式包括40个小时的课堂授课、三次带实验课实践,外加完成一篇七千字左右的论文。GCAP培训始终秉承的是这样一个核心思想:每个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teaching style),并应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他们反对培养千篇一律、刻板僵化的教师。对此,美国教育家和作家Parker J. Palmer在他的《教书的勇气》(The Courage to Teach)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很好的例子。Palmer曾在大学学生中作过一项调查,让他们描述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教师的特点。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的学生所倾心的教师风格迥然不同,这些教师有的是亲切和蔼型,有的是严厉严肃型,有的在课上滔滔不绝、自己讲个不停,有的教师则自己讲得少、让学生讲得多。在这些对风格迥异的教师描述中,Palmer只能找到优秀教师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能最大程度地与学生建立互动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GCAP培训要求每位学习者撰写一篇七千字左右的论文。论文不限题目,但指定了如下四个话题:教学支持、教学准备、如何给学生反馈、如何建立有效的学习环境。该论文要求学习者阅读相关的教育学文献,结合现有的教育理论以及自己的授课体验来论述。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我对自己的几次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这让我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增添了信心,也激起了我对教育学的更大兴趣。

带实验课

既要抓大局,又要重个体

读博期间,学校要求博士生协助博导带实验课,而GCAP培训同样要求学习者带实验课,并对其所带的课程进行三次考核。我所带的是植物提取实验课,两年内共上了八次课,授课对象是30个大三的学生,每次的教学内容都是一样的。我的指导和考评教师叫David,他在第一年和第二年为我做了两次考核。第一次考核结束后,David指出了我带课中的诸多不足。例如在做薄层色谱实验时,实验室的学生被分成了两部分,大部分学生集中在实验室中心准备样品,小部分学生在实验室的东北角做紫外检测。我当时去了实验室的东北角,为正在进行紫外检测的学生答疑,将David留在了实验室中心。没想到的是,实验室中心的学生在准备样品时问题百出,David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而样品准备这一环节又非常关键,一旦出现纰漏,将会拖延整个实验的时间。相反,我所负责的紫外检测部分并不是很难,学生们通常能够经过短暂的摸索自行解决问题。当时我应该考虑一下两组孰轻孰重,从保证实验按时完成的大局出发与David一同留在实验室中心答疑。但当时我并未注意到这一点,这是我的一个失误。

第二年,在对我进行了第二次考评后,David说他明显感受到了我的进步:我在面对学生时比第一次更从容,指导起实验来也更游刃有余。他建议我可以尝试教一些低年级的学生,比如大一新生。新生缺乏实验经验,这会对我的教学提出更大的挑战。David也强调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有些学生很聪明,能提前完成实验内容,余下的时间他们也许会觉得无聊,这时教师就可以向他们提出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调动他们的热情。有些学生很羞涩,明明不会做,却闷着头不好意思问,最后可能完不成实验,这时教师就要主动调动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当然,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还需具备一双慧眼和一颗真诚的心。

除了David为我做考评外,教师资格培训教师Jenny也对我进行了考评。她对我在实验室中对操作安全的关注给予了赞赏,也对我主动接近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式表示满意。她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建议,建议我在接近学生时,与其笼统地问“Are you OK?”,不如将问题细化,问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思考。例如我可以问“What are you doing now?”“What’s your next step?”或“What’s the importance of this step?”。对于教师而言,其关注的焦点不应都放在实验的最终结果上,而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验过程,努力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调动他们思考的热情。

从我自身来看,我所带的几次实验课让我受益匪浅。记得第一次上课时,我表现得有些忙乱。因为学生间的知识背景相差较大,有时在我看来很简单的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则很陌生,所以我无法预测学生会在做实验的哪个环节遇到问题。上过两三次课后,我通过观察学生们的实验操作,总结了他们在不同的实验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每个环节开始前有针对性地提醒他们注意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像第一节课时在整个实验开始前就一股脑讲了很多问题,结果学生做到实验后面的环节时,已经将我最初说的问题忘光了。

在带实验课时我还经历了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小事:我竟然被学生“举报”了一次。事发原因如下:我在长达四小时的实验课中乐此不疲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只是在中间休息的短短几分钟用手机查看了一下电子邮件,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被某个同学发现了,他向David举报了我。该同学问David为什么实验课上不允许学生用手机,而教师却可以用。David并没有因此事批评我,只是告诉我学生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期待也非常高,教师应以身作则。通过此事,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了。

五、为什么劝你不要在职场太拼命干活

我很赞同这个说法:

在职场不要太拼命,尤其在这个处处内卷的时代,劳逸结合保命。

不是有句戏言嘛~打工越努力,房东越安逸,老板越惬意。

为什么我这么认为?

作为在职场摸爬滚打7、8年的打工人,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

我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满怀对职场的期待,一腔青春热血,想要在职场里干点成绩出来。

于是加班是常态,领导看我这么积极,又这么能干,给我派了很多活儿,我当时傻乎乎的以为是器重我,所以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地奋战。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因为一周飞了好几个地方办会议,办会议基本晚上都是2、3点睡觉,我累得几乎已经说不出话。

在会议结束后的晚宴上,可能是因为喝了点红酒,有点感性脆弱,当时泪水止不住地流。有好几段时间,心脏都很不舒服。

后来我鼓起勇气,跟领导提出了升职加薪的想法,领导用几句话搪塞回去了,说会考虑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吐血]

我当时既气愤又委屈,1个人顶了好几个岗位,尽心尽力地做事,而且还干的不错,结果2年还不涨工资。于是直接扔过去一张离职报告,拜拜了。当时尽管领导拼命挽留说要给我涨工资,我也毅然决然离职了。

这段经历我总结起来就是:

你可以努力,但不要拼命。

而且你要正确的努力,也就是看单位对你职位的规划,看领导对你是不是真的重视。

你不要拼命,是因为你要保留体力可以笑到最后。

现在整个国际形势都是动荡的,国内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你以为你一直上班就能保证可以一直不失业吗?

OK,就算你说我就乐意拼命,可是拼到35岁,体力、脑力都不如年轻人,作为盈利性质的企业,会感激你曾经那么卖力的为公司付出吗?

你网上一搜,就可以看到一大把35岁就业难的情况。

更严重的是,你过于拼命,得了一生病,那个时候你创造不了价值了,公司还会要你?

所以,我建议,工作踏实干好,对得起拿的工资足矣。

下了班,一定要留出时间、精力多学一些技能。

做一门副业,坚持!坚持!坚持!

这样不至于真的被裁后,那么被动。你也不会在上班的时候,还那么焦虑,担心朝不保夕。

我现在上班的唯一目标就是让自己以后不上班。

所以我下班会运营自媒体平台,学习写作、运营技能等等。

你我共勉,加油!

生活不易,赚钱不易,码字更不易!

前天晚上10点多时,领导突然给我发了一张图片,但是当我打开微信时,图片一直在缓冲,无法展示,我感觉非常奇怪,领导到底发了什么图片呢?隔了一个多小时,图片打开时还是这样,我就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是打不开,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图片。早上到单位时,正好碰到了领导,领导问我看到昨晚发的照片没有,我说一直打不开,领导略微停顿地说没事了。

后来开项目会的时候,领导提起了关于加班的事件,说昨天晚上他加班到10点多,办公室就他和小杨两个人,并表扬了小杨。小杨是新来的员工,工作非常地积极,是我团队的成员。听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事,后来领导跟我们说了一句话,验证了我的想法。领导说我们的老员工也要保持以前的工作激情,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

会后,我和其他几个团队负责人一起聊天,才知道,他们也收到了领导发的照片,是小杨昨天晚上10点多还在加班的照片。

我工作10几年了,一直认为自己工作非常饱和和认真,但是我没有想到,在领导的心目中,我好像没有以前有奋斗激情了。然而,无论你多努力,在领导的眼中,你还是需要进步。

另外一件事是关于请假的事,上次另外一个团队负责人小蒋请假了,我们开会时,因为项目上一些事,领导就开始发飙了,愤怒地说,每次项目出问题,他就请假了,没有一件事能做好的!我们几个团队负责人只能听听他发脾气,现在有时候我们自己请假,都会思考再思考,在领导的眼中,我们应该时刻在工作。后来,听小蒋说他跟领导说过了,他带父亲去上海看病。

无数的辛酸泪和经历让我明白了,职场太拼命,最后会越来越累,活越来越多,领导还认为你就应该这样工作。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身体是自己的,没有好的身体,再拼命也得不偿失。

记得刚来到这家公司的时候,公司老板二话不说直接就把张姐叫了过来,并且让张姐带着我们在公司里面走了一圈。

当时我们还误认为张姐是这家公司当中的老板娘,所以张口闭口就喊老板娘,张姐倒也不反驳什么,只不过我们一喊她,她就在旁边咯咯地笑。

后来公司老板也知道了,脸红脖子粗的说:你们这群小鬼不要瞎胡闹,张姐是公司的老员工了,从咱们公司成立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我们了。

对公司,可是有大贡献的人,公司老板一边说一边非常得意地抬了抬头,然后告诉我们:你们也一定要像张姐这样努力,如果你们这样努力的话,年底的时候会给你们惊喜的。

给我们什么惊喜?

当时跟我一块来的那个同事,在一旁楞头青一般地问道。

老板张了张嘴,倒也没说什么,但是结合之后公司老板的表现来看,老板在这个时候说给我们礼物,无非就是一句废话。

再之后公司越大越做越大,过年的时候据说公司的效益能够达到了6位数,而公司老板也如约地履行了诺言,的确给了我们惊喜。

不过惊倒是惊了,就是不知道喜从何来,大过年的一人给我们两桶油让我们拿回家去炒菜吃。

看着这两桶油,当真是哭笑不得,拿着沉甸甸的不说,还没有个地方放,更重要的是这种油,一看就是劣质油,虽然看起来桶挺大,但是买起来也花不了几个钱,两桶油估计连200块钱都不到。

一时之间公司还有很多员工都在抱怨老板抠门,唯独张姐是个例外。张姐一直在维护着公司老板的尊严,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张姐是我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面见过工作最认真的一个人。

每天早上早早地就来到了公司,人家都是8点上班,张姐当天早上7点就来到公司打卡,而且还要提前完成任务。

到了晚上下班的时候也不走,张姐仍然趴在桌子上一个劲儿地努力工作,每次都是最后一个走的。

公司老板看到张姐这么拼命的样子,也吧唧吧唧嘴,然后拍着张姐的肩膀说:你放心,咱们公司马上就要成立子公司了,只要成立了子公司,我就想办法给你谋个一官半职去,咱们不可能一直在基层当中打拼,而且你这个技术我也放心。

当然放心了,张姐在公司当中虽然领的工资不多,但是技术可是相当全面了,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刚来到这家企业的时候,不管什么大事小情,只要遇到了困难,第一时间找张姐,那绝对没有问题。

张姐听到公司老板给自己画的大饼后,就更加鼓舞了,劲头也更加足了,原本早上7点来,好家伙直接改成了早上6点来。

下午的时候8点下班,不好意思,人家晚上9点还在旁边一个劲地加班。

按照张姐的话说,当天的事情必须当天完成,第2天的事情必须在第2天早上上班之前做好一个方案,如果不这样的话,白天上班的时候就没有任何效率,这一下子把我们吓得够呛。

公司老板看到张姐如此拼命,自然是万分开心,不久之后公司果然又开了一个分公司,而且开了分公司之后,大家都为张姐开心,因为按照公司老板之前说的,一旦开了分公司保不齐张姐就去分公司那边直接负责所有事务了。

一下子从公司当中的基层小领导变成了公司当中的高层大领导,甚至我们连庆功宴都准备好了,可是准备好了之后左等右等等了一个月,一点信都没有。

后来不知道谁说了一嘴,我们才知道,原来分公司那边的老板已经定好了,是公司老板的小舅子。

当我们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在为张姐打抱不平,因为之前已经许给了张姐,突然来这件事情,这不是说话不算数吗?

可谁知,即便如此,张姐仍然在维护公司老板的颜面,并且告诉大家: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咱们不要再说了,公司老板这样做肯定是有他的难处。

再者来说,谁愿意把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已经建成的公司,平白无故地分给其他人呢?

想来公司老板这样做,也是迫于无奈,咱们再等等吧。

反正我是个金刚钻,早晚能有瓷器活,而且我有技术,也放心。

再后来因为公司的规模变大了,财务部那边需要一个主管,这个时候我们觉得怎么着也能轮到张姐了吧?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我们感到惊讶,财务部那边的部门主管不是张姐也不是公司的老员工,而是空降过来的一个部门主管。

最开始我们还认为空降过来的人保不齐懂点技术什么的,张姐也是这样安慰自己的,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是后来经过了两三个月的接触才知道这个所谓的空降主管就是一个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

什么都不懂,对于财务的东西只是懂个皮毛。

这一下子就连张姐也坐不住了,直接找到了公司老板,然后问他:我是不是得罪你了?还是我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张姐这句话说完,公司老板就特别惊诧,怎么可能你得罪我了,怎么可能你做的事情不好,你就是公司当中的顶梁柱,公司当初什么事情都需要你来帮忙呀。

张姐听了之后更是百思不得其解,那既然如此,这个财务部的部门主管为什么不让我来做,反而让给了这个大学生?

老板听了之后颇为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唉呀呀,这个孩子啊,也不是外人,是我二表哥的闺女,人家刚大学毕业就失业了,怪可怜的,我就想着拉到咱们公司里来吧。

这句话一说完张姐再也不受控制了,拍着桌子就走了,在办公室里面哭了有半个小时。

就当我们都安慰张姐,希望她振作起来的时候,张姐突然想起了什么,抬了抬头,二话不说拎着自己的包就走了。

当时我们心里想:坏了,坏了,公司老板这件事情做得太不地道了,整个公司的高层全都变成公司老板的自己家人了,不论业绩只论亲缘关系,只要是亲戚就能上位,这不是逼着张姐走吗?

别第二天张姐再递交了辞职报告,公司老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第2天早早地就给张姐倒了杯水在办公室门口等着张姐来,可是之前的时候,张姐早上6点来,但是今天突然转了性。

早上8点来,8点来了之后先喝杯茶,去楼下买点吃的,回来之后就这样吊儿郎当地去完成任务,一上午基本什么也没有做,就这么摸摸鱼。

摸了一会儿,摸到了中午,下午的时候又完成了两个小项目,要按照之前这两个小项目半个小时就能够完成,但张姐磨蹭了一下午,下午6点刚到,张姐二话不说拎起包就走了。

就这样,接连一周的时间,张姐都是这副老油条的样子,而且还时不时地出去接个电话,接电话的时候也不避着别人,就是明目张胆地告诉别人:自己准备跳槽了,并且前往其他企业面试。

一星期还请了两天假,老板觉得张姐再也不是之前的张姐了,一时之间颇为失望,最严重的一次老板甚至堵住了张姐,不让她出去,然后指着她的鼻子说:这是怎么了?

下午6点你就走?之前的时候,你加班能加到八九点呀。

张姐听了之后颇为不屑地说:对,之前的时候的确是加班加到八九点,但之前的时候你是怎么给我说的?

你告诉我什么?你给我承诺的这些东西没有一个实现的。你也不用瞧我不顺眼,我也不用怎样怎样,反正我在这里再工作个三五天,马上就要离开这家企业了,祝你好运。

公司老板还以为这是张姐的气话,可是没有想到还没几天功夫呢,张姐就把一封辞职信直接递交到了公司老板办公室,再之后张姐是公司当中的老油条,这件事也就传开了。

但是知情的我们这一拨人没有一个人同情公司老板的,反而全都在背地里说公司老板的坏话,为什么?

因为这件事情自始至终都是公司老板做得不地道。

好的,我们接下来回顾之前的话题来看一下,为什么在职场当中不要太过于拼命地干活?

原因很简单,一切都有个度,你跟着这个度走就行,你今天拼命了明天拼命了,到后天的时候你会发现,如果公司老板知道感恩,那还问题不大,该给你股份给你股份,该给你涨工资给你涨工资。

怕的就是那些只会画饼,其他的什么都不会的老板,对于这一部分老板我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最终却什么都没有获得,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地变成老油条了。

我在一个咖啡店上了近半年的班,最开始的我斗志满满,想着一定要帮老板把店里的营业额提上去,但上了几个月后,我却有些有力无心了。

初到咖啡店时的热血沸腾,迫切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老板提高营业额

在来这个咖啡店上班之前,在朋友的安利下,我来这里喝过几次咖啡,觉得这里装修得比较有情调,环境也很安静,总之对这家店的印象还不错。

后来,我因为种种原因辞去了厂里的工作,休息了近一个月,又开始找新的工作。

又一次去那家咖啡店喝咖啡时,偶然从吧台小姐姐口中得知店里正在招人,我寻思这里工作环境不错,根据店里的客人来看,平时的工作应该也比较清闲,我就把我想来面试的想法告诉了她。

我留了一个她的联系方式,她说她会给老板张姨打电话,叫我第二天下午来面试就可以了。

第二天下午,我比约定的时间提前到了十多分钟,没等几分钟,张姨就来了。

和她交谈中,我感觉到了张姨是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板。鉴于我之前并没有做过与咖啡相关的工作,张姨就给了我一周的时间跟着店员学习做咖啡、饮品、饼干、泡茶。

学习了四天,我差不多都学会了,只是手法还不熟练,于是张姨就先让另一名同事带着我一起上班,一周后,我们俩开始轮班,上一休一。

张姨告诉我,这个咖啡店是他们几个文人一起合伙开的,他们开这个咖啡店的初衷是想表达一种怀旧的情怀,其次才是赚钱。

在疫情前,店里的顾客主要面向文人和朋友,他们经常会召集一群文人来这儿举办活动,店里经常是门庭若市。疫情后,店里基本上就很少举办活动了,由于长期都是朋友来照顾店里的生意,这也导致疫情后店里生意冷清。

张姨还告诉我,这家咖啡店开了三年多,长期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本来一年亏损下来的钱是大家平摊,但他们其中有两个合伙人一年前就打起了退堂鼓,纷纷劝她把这家店打掉。

张姨觉得这家店是他们几人付诸心血装修出来的,她也不愿意放弃心中的情怀,便独自一人承担了所有的亏损费用。

听完张姨的讲述,我深有感触,心中热血沸腾,我想着一定要帮店里干出成绩来。

每天上班,我都会提前二十分钟来打扫卫生,客人从点单到付钱,全程我也会热情服务,不管客人消费与否,我都会给他端一杯白水,根据店里的品项和客人的需求,我会时不时地给张姨提建议,张姨每次都会耐心地听我讲完,我提议说要买的东西她基本上第二天就会买过来。

我来这里一个月,店里的营业额就增加了3000多元,平时,另一个老板蒋叔叔也很关心我跟我同事,只要没有客人,他就会让我俩提前下班。

以前的我是在工厂里上班,作为一个流水线的员工,每天做着高强度的工作,还经常会被上级训斥,丝毫没感受到人情味,而现在温馨的工作环境,温柔的人,让我心里觉得格外温暖。

同事中途有事辞职,店里剩我一个人上班,我的乐此不彼最终还是没能抵过现实的锋芒

我另一个同事还是个刚出生社会的小妹妹,玩心重,经常以做头发、美甲、有饭局为由跟我换班,我也都同意了。

上了两个月,同事就因为家里有事辞职了。

老板张姨问我是想一个人上班还是帮我再招一个人,我当时想着一个人上可以拿两个人的工资,就选择了一个人上。

随后张姨说:“我要是你这么年轻,一个人肯定也能把这个店拿下来,”我以为她是在感叹自己的年龄,没想到她的话是别有深意。

张姨考虑到我的休息时间,她把上班时间由之前的上午十点改到了下午一点半,下班时间还是晚上十一点。

我按照这个时间上了一周后发现,因为我们上午没开门,有几个经常上午来的老顾客开始流失,我们店里的老顾客本来就不多,为了挽回他们,我主动给张姨提议,还是上午十点上班。

有一次,张姨说他们有个活动,早上八点钟就要开始,我答应她明天会早点来。第二天,我七点多钟就到了店里上班。

我一个人连续上了二十多天后因为我过生日,找张姨请了一天假,最开始我没告诉她是因为我过生日,张姨以为是我一个人干累了,就很不满地对我说:“现在我在这里的时候,当然就可以顶替你一两天,等我过段时间去海南了,你想请假该怎么办?”

后来,我告诉张姨那天是我过生日,张姨才批准了我的请假。

而我那个月,因为休息了一天,也被扣了一天的工资,直到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张姨当初说的“一个人也可以把这个店拿下来”的意思是全月无休,如果可以就全年无休。

为了长远发展,我开始做副业

身边的朋友经常劝我,叫我上班不要那么拼命,你帮老板挣的钱越多,他们当然越开心,但他们又没有给你加工资,给你放假。

平日,咖啡店的客人也不是特别多,但上班时间长,平时也没有休息时间,我一个月上满也只有4000块,而我每天吃饭要25块左右,还有交房租,再减去其它开销,一个月存下来的只有1500块。

况且,我总不能指望这个咖啡店能开一辈子吧?于是,在闲暇时间,我开始在网上做起了副业。

有时候想想,我给老板时不时地提建议,比如给店里增设蛋糕,虽增加了店里的收入,但也增加了我工作的负担,我每天不仅做的东西多了,打扫、清洁的东西也变多了,可我连休一天假都不可以,我的心里越想越有些不平衡,当初的激情也回归于平淡。

关于要不要在职场上拼命干活

之所以有人会劝你在职场上不要拼命干活,是因为有些过来人觉得你为公司做出的成绩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回报的直接体现就是涨工资,进一步就是对你职位的规划。

作为一个员工,兢兢业业地上班,无可厚非,但谁都无法预料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除了上班,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去做一些副业,遇到合适的机会也可以选择创业,增加自己的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曾经我全心全意为公司工作,每年都有奖金,都是最高的。工作全公司都认可。

最后,还是抵不过老板的小三的挤兑。挡了小三的路。挡了竞争对手的路。竞争经理。她们破坏工作资料,不配合,反应几次后,老板都纵容他们小动作,排挤。之前老板就觊觎我,然后老板因我没让他如意,就气急败坏。最后我选择离开,老板没有挽留。

电视剧里的职场现象都遇见了。

我老公也是工作八年的公司,还是被挖来的,一样被空降的领导挤兑走了。老板还数落我老公,让他交接。

跟公司哪有什么感情,就是挣钱而已。

跟老板交朋友,别想了,不是一个阶层的。

赞同,太拼命干活的人,通常混得不好。

太多的真实案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很多职场老实人,想法很单纯:只要我拼命工作,领导一定会看到我的能力与功劳,也一定会给我相应的报酬与奖励。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你再拼命努力,如果不懂的适时在领导面前展现自己的努力与成果,那在领导眼中你就不是那个最努力的人。

相反,那个在你眼中,能力没你强,工作没你做得多,却喜欢在领导面前显摆自己的人,是领导认为的最努力的人。

你加班熬夜工作,眼巴巴等着领导来赏识你,还不如别人在领导面前表现一番,更容易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而且他们也不会有经常加班的情况。

谨记:在职场,工作要干得漂亮,同时也要让人知道你干得漂亮。

如果太拼命工作,自己的休息时间都交给了工作,那么留给自己进行深度思考与学习的时间就变少了。

短期来看,你工作更努力了,工作技能增强了,但长期来看,你一直都在进行重复的劳动,同一种经验反复使用,而没有新知识的摄入和新思维的拓展。

低层次的高强度工作,也容易给人造成错觉,以为忙就是一种锻炼,忙就是成长。

但实际上,却失去了深度思考的时间与耐力。

有时候慢下来思考,反而收获的会更多。

忙,不代表优秀,不代表能力强,还有可能代表你不善于拒绝不合理的工作安排。

总之,自己的工作,需要认真完成,但是也要懂得为自己争取相应的报酬,同时也不要因此而放弃自身成长,放弃享受生活的权利。

好的工作是,忙有所乐,忙而不空虚,忙而有成长,而不仅仅是累。你的忙是怎么样的,你身边也有拼命工作却不善表现自己的么?

1、单位是出卖劳动力赚钱的地方,命没了,劳动力也就没了。

职场上,铁打的单位流水的兵。只有重要的岗位,没有重要的人才。离了谁,地球一样转;没了谁,单位也不会瘫痪。不管是出于生计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拼命工作都是好事,有目标的努力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但如果你想长长远远发展,而不是短暂地拼搏后从此吃老本,那么建议你在工作的同时要适当休息,定时给自己充充电。人在社会,多条腿,总是多条路。

2、如果你的劳动跟所得不能成正比,按时完成任务就可以了。

职场是利益导向型,而不是能力和业务导向型,如果你的努力换不来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无法给你自己升职加薪的时候,你就要考虑一下努力和拼命的意义。当你辛辛苦苦工作半天,劳动成果却被别人拿走的时候,你就要明白,职场之中,决不能只低头做事,更重要的是,要抬头看路。重要的、大领导亲自抓的项目,自己要好好做,要定期去领导那汇报进度,只有这样领导才觉得你在做事。如果你只拼命做事,不跟领导交流,那就怨不得论功行赏的时候没有你的大名。

3、不管你是单身还是已婚,家,才是每个社会人的最终归属。

工作是安身立命和谋求个人发展的场所,社会阶层的递进也要靠职场的业绩和能力来做奠基石。所以,拼命工作从理论上来说,没有错,因为它是生活和理想之源。但职场人一定要明白的是,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家人和亲人,因为在单位里,再大的官,说到底,也只不过是谨守职场运作规律的工具人而已。而在家里,你可能是一家老小的支柱。家人才是那个能够陪伴你度过人生至暗时刻,并真心跟你分享成功喜悦的人。年轻人千万不要意气用事,拿“赚钱养家”当成不顾家的理由,忽视对家人的关怀和理解。物质财富,可以让你变成一个神采奕奕的人,但决不能取代亲情成为你生命中唯一在意的事情。

4、所谓“功成名就”是一生要奋斗的事业,短命鬼注定跟成功无缘。

奋斗是一辈子的事情,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职场上的输输赢赢只是一时。一朝得志不是本事,常胜将军也并不存在。职场的真相就是,在不断地跌打滚爬之中,磨练心智、总结经验、洞悉规则、抱团取暖、最后顺势而上。每一个过程都是后一个过程的基础。工作中,切不可急功近利,以为自己拼命工作,就能够用十年的时间抵达别人二三十年才能到达的高度。放平心态、脚踏实地、持续努力,才是职场人应该有的正确心态。

老板是看产出的,你干的越多,他赚的越多,当然会鼓励你。

换成上级领导来看,你越能干,领导越省心,也会鼓励你干。

员工觉得你厉害,会产生依赖,然后都给你干,让你帮忙。

于是,你成了干得最多的人。不是你厉害,而是别人习惯让你干。

你离职了单位正常转,你得想想自己的付出和收益。

当你的付出和别人的付出差太多,工资却没有跟上后,你的负面情绪很可能摧毁你。

而就算收入很高,但也要认识到人的精力有限,付出过多身体会受不了。

用身体健康赚取的收入,只适合干几年,再拼命就没有必要了。

生活是用来享受的,照顾家庭平衡工作,这才是一个优秀的社会人。

要不,光鲜的背后,是无尽的痛苦。

往往你的拼命工作,并不会让你得到更好的待遇。

相反,工作狂人会被大家敬而远之,生活中缺乏朋友。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不要过于较真工作,那只是我们糊口的手段,倾注一切就不对了,尤其你是打工人的时候。

身体是自己的,家人永远是最亲的。太拼命干活拿大头的是老板,累垮了自己的身体,疏远了自己的家人,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六、办公室做副业被发现了怎么办啊!

在办公室偷偷做副业并被领导发现,这是一个棘手的情况,需要妥善处理。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和建议,如何向领导解释这一情况:

首先,坦白承认错误:

你的第一步应该是坦白承认错误。不要试图掩盖或撒谎,因为这只会加重问题。直接承认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显示了你对领导和公司的诚实和尊重。

其次,为你的行为负责:

解释为什么你做出了这个决定。是否是因为财务压力、职业满足感、或其他原因?说明你的动机有助于领导更好地理解你的立场。但不要试图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或找借口,而是承认你理解这是不合适的。

第三,强调对公司的忠诚:

表达你对公司的忠诚和对工作的重视。强调你的副业并没有干扰你对公司工作的承诺,以及你一直以来的努力和责任感。

第四,接受惩罚或后果:

准备好接受可能的后果。这可能包括道歉信、降级、罚款或其他纪律措施。重要的是要表现出你愿意承担责任,并展现出你会从这个错误中吸取教训。

第五,提出改进计划:

向领导展示你愿意采取措施来确保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这可以包括更好地管理你的时间、兼职工作与公司工作的分离、或者提前与领导沟通并获得批准。

最后,保持冷静和专业:

在面对领导时,保持冷静和专业,不要陷入情绪或争论。尊重领导的决定,尽量让这次经历成为一个成长和改进的机会。

总之,当你在办公室做副业被领导发现时,诚实、负责任和尊重是关键。坦率承认错误,表达对公司的忠诚,接受可能的后果,并提出改进计划,将有助于你与领导建立信任,并为自己创造一个从错误中成长的机会。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冷静和专业非常重要。

最后,以上就是为什么有人提前提出副业,为什么搞副业本次介绍的所有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朋友们请记得关注本站,谢谢。

点赞(18)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