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长城汽车有副业吗,以及长城汽车有副业吗知乎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长城汽车有副业吗?长城汽车有副业吗知乎

本文目录

  1. 宝能欲增股,展观观致汽车的未来如何
  2. 飞行汽车后,小鹏又烧钱做机器人了!为何车企都爱搞副业
  3. 万里长城 资料简介
  4. 昌河汽车怎么
  5. 谁将会成为汽车界的“华为”
  6. 如何用一句精炼的话总结各汽车品牌的特点

一、宝能欲增股,展观观致汽车的未来如何

奇瑞汽车旗下车型众多是有目共睹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领域的革新,众多自主品牌汽车产品摆脱了以往“低质低价”的营销方式转向高质量发展,首要的发展就是建立自己的高端品牌,现今出现了吉利领克、长城WEY等品牌,在市场中的表现不俗,很多赢得了购车新势力的认可,为此奇瑞也进行着自己的高端品牌,首先是2017年的观致,然而在市场表现力上,不尽乎人意。

而中国宝能,本来凭借这在金融地产、保险等行业闷声发大财,从2017年就匆匆进入汽车市场,现今又想增股12.5%的观致汽车,由此达到观致汽车持股75.5%,是否能拯救观致汽车,前途并不明朗,而奇瑞对观致的态度,因为其销量问题,所以似乎失去了信心,宝能接盘是否能做好?还是一个问题。

中国的汽车市场,宝能并不是跨行业发展,现今的华泰汽车,处于边缘化的企业,很多媒体都在报道工厂停工、员工要薪等问题,社会对华泰汽车担忧,其实实际上,华泰汽车也是向宝能一样,属于金融类的行业,汽车对人家来说只是副业,所以客观来说,并不指望华泰汽车来增加主营收入。

宝能也是如此,在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中,依稀记得宝能表示要为国产自主品牌做贡献,当时的观致处于发展时期,如果知道是现今的这种状况,恐怕也不会贸然进军,而现今增加股资改善观致汽车,对于“门外汉”宝能来说,又有几成胜算?而奇瑞的话,旗下“儿子”太多了,所以不一定要靠观致支撑企业发展,现今4月上市的奇瑞品牌的捷途,就是最好的例子,奇瑞想的就是,“这个儿子不行,就换下一个”。

而宝能呢?奇瑞甩锅,接好吗?反观现今的国产高端品牌,如果产品本身没有实质性吸引消费者的地方,而且在智联、智慧生活上不符合消费者需求,那么又能在市场中存在多久呢?

二、飞行汽车后,小鹏又烧钱做机器人了!为何车企都爱搞副业

继吉利、蔚来扎堆造手机之后,忙着搞副业的头部车企又找到一条新赛道——仿生机器人。日前完成A轮融资的小鹏鹏行,就专注于研发生产足式仿生机器人。

无论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跨界开拓新业务都有一个根本原因:对自身业务和汽车市场大环境的担忧。而担忧的重点也并非市场增速,而是日渐激化的竞争。

吉利选择收购魅族加码手机业务,原因也不难理解,其“车机一体”战略也早已广为人知。相比之下,小鹏押宝的仿生机器人赛道,似乎离汽车行业更远一些。小鹏之所以舍近求远捣鼓机器人,技术和商业化是两个关键词。

在技术方面,仿生机器人和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等领域,确实有不少相同之处,比如都注重对AI技术的应用;在商业化前景上,机器人也是最近几年最重要的风口之一,潜力无需怀疑。

然而,机器人市场的潜力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考虑到高居不下的成本及研发难度,小鹏押宝仿生机器人这一场豪赌的胜负,尚是未知之数。

7月12日,足式机器人研发企业小鹏鹏行宣布完成A轮融资。公开信息显示,小鹏鹏行本轮融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由资本大鳄IDG领投,小鹏汽车等股东跟投——这个数字,是国内足式机器人企业收获的最高金额单笔融资。

在完成A轮融资并被媒体大肆报道之前,很多人对小鹏鹏行这个名字还十分陌生。但在业内和小鹏内部的规划中,小鹏鹏行可是一直被寄予厚望。

作为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小鹏鹏行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最早参与足式机器人研发的企业之一。截止目前,该公司共拥有300多名员工,研发人员占比超过80%,除总部深圳外,在广州、北京和美国硅谷都设有研发中心。在业务方面,小鹏鹏行的研发范围覆盖动力总成、运动控制、自动驾驶、机器智能等领域。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小鹏跨界研发机器人并不令人意外,毕竟搞副业早已成为汽车界的一股潮流,头部车企尤甚。

不久前,吉利通过旗下关联企业湖北星纪时代收购魅族,继续加码智能手机业务。与此同时,蔚来进行行业调研,意欲加入手机市场的新闻也不绝于耳。即便是小鹏自己,也一早就捣鼓过飞行汽车等实验性产品。

6月份,小鹏汇天智能电动飞行汽车旅航者X2亮相第三十五届世界电动车大会。在会上,小鹏汽车副董事长顾宏表示,小鹏正在探索包括第六代飞行汽车在内的多个新产品,小鹏汇天将继续开拓新的应用场景。

无论吉利、蔚来还是小鹏,积极跨界开拓新业务都有一个根本原因:对自身业务和汽车市场大环境的担忧。而担忧的重点并非市场增速,而是竞争。

事实上,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长潜力是毋庸置疑的。乘联会的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年底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31万,市场渗透率达到14.8%,较2020年提升9%。乘联会预计,今年年底这两个数字能分别达到550万辆和25%,保持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势头。

但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新玩家不断增加,无论是归属传统阵营的吉利、比亚迪,还是暂时还稳坐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小理”,统治地位都面临很大挑战。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近段时间汽车界大佬之间的互怼、对喷变得越来越频繁。

7月6日,长城魏牌CEO李瑞峰在微博上怒怼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原因是后者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新能源车的模式。虽然余承东此举的目的很明确——为问界M7打广告。但他的发言,无异于对其他竞争对手的挑衅。

李瑞峰就直接在微博上发起了一项投票,结果显示有超过53%的网友认为增程式轮动汽车是落后的模式,这也成为了他回击余承东的证据。

众所周知,魏牌摩卡插混车型,搭载的是长城汽车的DHT混动技术,和问界M7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李瑞峰和余承东之间的言语纠纷,更像是这两种模式的对垒。

更有意思的是,在余承东和李瑞峰之外,还有更多汽车界大佬开始站队。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转发余承东力挺增程汽车的微博并配上一个爱心表情;在更早之前,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曾抨击李想的论点,在公开场合直言增程模式是“最糟糕的方案”。

至于并未参与本轮混战的何小鹏,过往的激进言论并不少,也曾经和余承东有过直接互动。

在今年5月份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余承东一如既往为问界M7做宣传,声称该车型可以给用户带来“超越百万豪车”的舒适智能体验。在余承东之后登场的何小鹏,则调侃道“听到老余讲M7超越百万豪车,我都想扔个鞋子上来了”。

说到这,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出,李瑞峰和余承东口水仗,还有李想等人的站队背后,是这些大佬对自家汽车销量、口碑的重视及忧虑。

新能源车竞争趋激,谁都想加固自家护城河,争取更多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积极开拓第二增长点,也早已被写上日程表。

只不过,手机、机器人这些副业,会是缓解忧虑的最好解药吗?

从目前看,我们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吉利和蔚来选择押宝手机业务,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

价值研究所在此前的报道《李书福亲自站台、魅族正式“下嫁”,吉利的“车机一体”要成了?》(加超链接)一文中就分析过,吉利之所以执着造机,归根结底还是想打造自己的软硬件一体化智能生态,将用户牢牢绑定在自家产品上。

蔚来的李斌就曾对外表示,手机是连接汽车的最主要设备,从用户利益和体验出发,车企都应该好好研究手机,以及其他智能终端产品。尤其是在5G大规模普及之后,万物互联成为最热门的话题,手机、汽车和其他IoT智能硬件无疑都会在万物互联时代发挥重要作用,自然能吸引大批车企下场。

但客观地说,相比智能手机,小鹏鹏行钻研的足式机器人,似乎离汽车行业更远一些。那么舍近求远的小鹏汽车,到底为什么选中机器人这条赛道?

事实上,看中机器人赛道的车企不止小鹏。

去年8月份,特斯拉就在人工智能日上发布了首款特斯拉机器人Tesla Bot。马斯克不久前也宣布,特斯拉将在今年9月30日推出Tesla Bot原型机。跳出汽车圈,小米、百度、华为等科技、互联网巨头也都推出了自己的仿生机器人产品。

当然,特斯拉还是小鹏最直接的竞品。和小鹏鹏行一样,特斯拉也是瞄准了仿生机器人这条赛道。根据现有信息,新一代特斯拉机器人身高、体重和正常的成年人无异,且会配备导航摄像机、人工神经网络等高级技术。

在马斯克的设想里,机器人将在未来的工业、服务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仿生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从事高重复性和高危险性工作,具备极高的商业化潜力。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跨界研发的可行性、仿生机器人市场的前景以及这项新业务和智能汽车业务之间的联动效果,都是小鹏需要考虑的因素。简单总结起来,无非就是技术和商业化两个关键词。

在技术方面,仿生机器人和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等领域,确实有不少相同之处。

作为仿生机器人行业绝对的领头羊,波士顿动力的创始人Marc Raibert曾多次表示,液压伺服控制是最核心的技术,但小鹏鹏行和特斯拉都选择了电机控制模式。之所以选择一条和老大哥截然不同的研发路线,除了节省成本之外,电机控制和AI技术能更好地实现互补、共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更早之前,索尼推出的AIBO系列电子机器宠物狗就为我们展示了AI技术在仿生机器人身上的应用前景。借助当时最为先进的视觉感知技术,AIBO具备快速环境识别和简单的交流能力。

如今正在苦苦钻研智能/无人驾驶技术的特斯拉和小鹏,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AI技术实力。新一代小鹏P7,就上线了AI语音系统。从这个角度讲,借助AI这个桥梁,仿生机器人和汽车两项业务是可以产生共振的。

至于在商业化方面,小鹏、特斯拉也有自己的规划,并没有打算沿着波士顿机器人的商业模式发展。

波士顿动力的王牌产品Spot注重运动性,坊间口碑极佳。但这款四足仿生机器人平均售价高达7.4万美元,面向的是军工、化工、航天等高危行业的B端市场。特斯拉、小鹏则希望打造感知能力更强,具备AI属性的服务型机器人,瞄准的是现阶段普及程度更低、但潜力不容小觑的C端市场。

然而,C端仿生机器人市场的潜力,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距离大范围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考虑到高居不下的成本及研发难度,小鹏押宝仿生机器人这一场豪赌的胜负,尚是未知之数。

从市场规模增速来看,服务机器人行业是当之无愧朝阳行业,拥有无限潜力。

智研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2016-2023年是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期,市场规模从64.8亿飙涨至613.5亿,增长接近十倍。而2019年至今,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50%,需求持续爆发。

然而,具体到各条分赛道,发展状况是天差地别。视觉引导机器人、陪伴服务机器人增速可观,成为家用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增长引擎。但整个行业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小鹏鹏行所在的智能仿生机器人赛道商业化程度更是差强人意。

工信部数据显示,过去两年我国机器人行业仍处于亏损经营阶段。尤其是2020年,规模以上机器人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26.9%,行业利润率是十分扎眼的3.33%。就连渗透率和普及率更高清洁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赛道,尚且没有完全摆脱亏损,更不用说仿生机器人了。

除了商业化程度不足之外,极高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也是一个大问题。波士顿动力的双足机器人Atlas单个研发成本数以百万美元算,光是外壳材料成本就高达2万美元。更不用说国内企业在芯片、电机、减速器和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上高度依赖进口,生产成本本就比波士顿动力高出一大截。

在新能源车蛰伏的年代,小鹏感受过烧钱研发的痛。如今如果要再来一次,谁也不知道小鹏还能否坚持下去。

事实上,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支持力度也早已不同当年。今年6月份,360宣布放弃哪吒汽车 3.53%股权的认购权,并无偿转让给另外两家合伙企业。360这一行为,相当于放弃了手中的原始股,及时抽身离去。不久之后,摩根大通也宣布减持302.08万股小鹏汽车股份,套现3.65亿港元。

这些资本大鳄的行为表明,它们对哪吒、小鹏这几个标的的重视程度下降,不愿意在投放更多资源和时间。在此背景下,小鹏不可能无限期为小鹏鹏行输血,加速商业化成为必然。

在完成融资之后,小鹏鹏行CEO徐志根表示,其面向C端市场的智能仿生机器人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走进家庭。目前,小鹏鹏行还在积极改进生产工艺,加强运动、导航、智能识别和人机交流等功能,未来希望能为家庭用户提供陪伴、看护和娱乐等功能。

当然,在功能之外,要想在C端普及,性价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C端用户比B端企业对价格更敏感,购买力也相对更低,如何处理成本和售价之间的矛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米方面就曾表示,其售价9999元的四足仿生机器人“铁蛋”是在“赔本赚吆喝”。

小鹏鹏行目前还没有公布新一代产品的售价和目标受众,想必管理层和研发团队还在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说到底,仿生机器人还是一个很年轻的行业,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小鹏目前的发展速度或许不是最快的,但也绝对不算落后,我们或许应该保持适当的耐心。

虽然小鹏鹏行现在还不能为小鹏带来多少利润,但何小鹏对这项新业务还是非常重视,还曾提出汽车和机器人业务的联动,能产生“1+1>2”的效果。

熟悉何小鹏创业故事的朋友应该知道,跨界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创办UC时何小鹏只有27岁,就明白追逐风口的重要性。在以高达40亿美元的价格将UC出售给阿里之后,他拿着大笔资金转身投入新能源车的怀抱,最终造出了巅峰市值十倍于UC的小鹏汽车。

如今,抓住新一波创业大潮的机会杀入机器人市场,他还想再次复制自己的创业神话。

诚然,机器人的烧钱程度不输新能源车,小鹏鹏行的未来注定充满崎岖。但也正如前文所言,机器人市场的潜力毋庸置疑,小鹏现在要做的,只是控制成本和加快商业化开发的步伐。

三、万里长城 资料简介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

其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扩展资料:

长城长度

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人们一般说的长城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就的是明长城的长度。

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经过壕堑359.7千米,自然天险2232.5千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城

四、昌河汽车怎么

昌河汽车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可能也相当熟悉。从CH1010到铃木北斗七星,一切都是经典。毫不夸张地说,昌河丰富的历史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奇迹。干了这么多年一两款,除了一汽,几乎找不到第二款。但昌河汽车几经改革,在如今的市场上已经毫无存在感。

曾经的微刻面之王怎么沦落到这种德行?故事还得从1969年说起。

1969年3月2日,中苏在珍宝岛爆发武装冲突,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22号厂位于东北,一旦战争爆发,就会有危险。此时,江西革命委员会无偿贡献了景德镇陶瓷厂和景德镇陶瓷学校的厂房和校舍加上两个窑洞,以保存122厂的有生力量,支持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于是,以老122厂1000多名工人为骨干成立的昌河飞机厂正式落户千年瓷都景德镇。从这个角度来说,昌河和沈飞可以说是一个母亲的兄弟。

而昌河作为后备力量,一直面临着军品生产任务不足的问题,昌河不得不偷偷摸摸搞副业来养活这个大家庭。

1973年,昌河第一辆客车问世,开启了昌河汽车制造业的大门。

当时在计划经济时代,昌河这种军工企业,没有计划任务生产民品是违法的。所以昌河生产乘用车一直都是秘密进行的,产量也不大。直到1983年停产,该型号共生产了233台。请不要小看这200多台。他为昌河贡献了1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可以说这辆大巴为昌河飞机厂全家的生存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了八十年代,国家的生活更好了,“转民用”战略开始一天天深入,昌河曾经偷偷摸摸做的事情终于可以搬上台面了。于是昌河从日本买了一辆铃木ST-90小巴,学习生产,开始了昌河认真的汽车制造之路。

1982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辆自行生产的ST-90V微型车原型车在经历了样车拆卸、测绘设计、成品订货、工艺分析、制定工艺方案、工装设计制造、零件制造等阶段后,在昌河装配成功。中国人自己组装生产的第一辆微型车诞生了!这是后来的昌河CH-1010。

在这样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昌河和华力(天津大发)等车企一起开创了一个汽车市场的微时代。

随着90年代的到来,大家奔向小康的步伐也开始越来越快。可以拉货和载人的面包车也开始流行起来。1990年,昌河敏锐地嗅到了面包车市场的火热味道,斥巨资建设了年产15000辆微型车和1500辆旅行车的生产线,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产能。果然,昌河的销量开始飙升,那是因为风吹雨打。1992年,长和成为中国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

另一方面,日本的铃木发现昌河自己的一款厢式货车做得很好,也发现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前景,于是在1995年6月1日与昌河合资成立了“江西昌河铃木有限公司”

进入新千年后,随着厢式车市场战斗的日益激烈,车型更新缓慢的昌河开始逐渐落后于其他微曲面制造企业。在这种背景下,北斗七星应运而生。北斗星的出现,再一次让昌河走上了变态的道路。据相关数据显示,铃木北斗星在中国的销量已超过72万台。

其实北斗星的销量背后隐藏着很大的隐患,昌河对单一车型的依赖度太高。没问题的话也没问题。如果有问题,你就输了整个游戏。

讲到这里,我相信你一定有疑问。从最初的1010到现在的北斗星,昌河这些年应该赚了不少钱。后来为什么不推出更多新机型研发?其实道理很简单。当年,昌河汽车并没有从昌河飞机中分离出来。昌河汽车赚的钱很多都补贴给了昌河飞机研发直升机,所以昌河汽车其实并没有多少钱。再加上90年代昌河的快速扩张,新建成的合肥昌河汽车有限公司、陕西东风有限公司、九江昌河汽车有限公司也让昌河付出了不菲的代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两款车太好卖了。昌河觉得不开发新车型也能活得很好。对市场的这种误判,导致昌河跌得很惨。

随着新千年的到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GDP增速常年在8%以上。人们的口袋富裕了,生活也日新月异。电话、电视正在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需求异常旺盛。同时,选车的标准也在逐渐改变。

以奇瑞QQ、长安奔奔、吉利全球鹰等为代表的一批微型车。开始崛起,而昌河还沉浸在北斗星年销量突破10万的喜悦中,连一个像样的R&D团队都没有。

果然,从2003年、2004年开始,昌河汽车的销售业绩开始下滑,这种下滑直接跌出了国内前十。另一方面,长安汽车和柳州五菱已经成为微乘用车行业的领头羊。昌河很难翻身。

当然,后知后觉,昌河也推出了一系列有救市意图的车型,如爱迪尔、利亚纳、派喜、福瑞达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然而,所有这些车型都因缺乏市场竞争力而未能为昌河夺回失去的市场。与销售市场的失败相比,更大的灾难也发生在昌河。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2004年11月,昌河汽车和昌河飞机正式“安家”,开始财产分割。

昌河汽车的隶属关系被直接划给了AVIC。虽然昌河汽车离开昌河飞机后可以独立发展,轻装上阵,但是这次分离的时机真的不太好。造车人养飞机很多年了,看到飞机要用国家财政拨款上天了,他居然分开了。就像我去工地搬砖给老婆学习一样。结果我老婆就出名了。眼看高薪指日可待,她居然要和我离婚,这是谁都难以启齿的。再加上,昌河汽车多年来一直是军品“输血”的结果,用于R&D和推广汽车产品的资金少得可怜,而昌河汽车自身的R&D能力又太弱,所以他就指望财政拨款的飞机项目来堵住R&D汽车项目的资金窟窿。这时候分离就等于砍掉了昌河汽车的手脚。分离后的昌河汽车连最基本的车辆改装都做不了。2004年到2012年的一棵藤本植物。你看出什么不同了吗?

比这更可怕的是,隶属关系的变化导致了长和高层的频繁变动。从2004年到2007年,换了四任主帅,昌河汽车董事长一职先后经历了杨、许、刘洪德、李耀四人之手。这种闪电般的董事长变动让业界大跌眼镜。"许吴恒因为阻止昌河汽车与常飞分离,仅半年后就被调走。

2007年,当AVIC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李耀被派到昌河时,昌河已经亏损了两年多。但这个有金融背景的河北汉子很快就找到了昌河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2008年,得益于以李耀为代表的新一代昌河领导层的努力,昌河汽车销量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3%。销量连年下滑后,终于实现了难得的增长。

就在长河全体员工都觉得好领导终于来了的时候,李耀又被调走了。2008年11月,国航空实业集团一、国航二正式合并,成立国航空实业集团。新成立的新航空工业集团决定的第一件事就是剥离汽车业务。昌河汽车公司与AVIC旗下的哈飞、东安动力等汽车资产一起,由AVIC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管理

2009年3月25日,江西昌河汽车会议室,当上级宣布AVIC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贵彬接任昌河汽车董事长,李耀调回AVIC时,会议室里异常沉闷,中高层干部集体低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以为结束了,但当然没有。

2009年11月10日,中国航空空工业集团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在人民大会堂签署重组新长安汽车集团协议。昌河汽车在该协议中由中航空工业集团划归新长安集团管理。再来一次隶属关系的变动,当然会导致中高层干部的又一次闪电换人。

昌河划入长安后发生了一件尴尬的事。两家公司都是铃木的合资企业。这个时候,作为老大的长安肯定是想把铃木这个牌子握在自己手里,昌河肯定是不同意的。双方的矛盾越来越严重。据说2011年昌河发生过抵制长安转让铃木品牌的罢工。

2013年11月25日,昌河正式离开长安,投入北汽的怀抱,成为现在的北汽昌河。而昌河早就错过了国内汽车市场的爆发期,几乎不可能从无到有赶上著名的奇瑞、江淮、吉利、长安、长城等车企。于是,昌河开始走旁门左道,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车型。

比如昌河路虎Q7,昌河雷克萨斯M60等等。但是最后,没有成功。

现在看北汽昌河官网的产品序列,可以看到昌河似乎退出了乘用车市场。当年的微面之王,到了今天这个田地。你觉得是因为什么?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我们会再见面的。

每个车企都是一本好书。看车企的故事,享受生活。我是锤子侃侃。感谢您的观看。祝你和你的家人平安、快乐、长寿。

拿着锤子走夜路。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哪家车企?想看什么就在下面留言吧。

百万购车补贴

五、谁将会成为汽车界的“华为”

众所周知,华为公司通过自身的努力,不但在通讯设备做到了世界第一,5G技术专利世界第一,而且在副业手持终端设备手机里一个不小心也差点成了世界第一。当然如果不是M国的打压和限制进入!也正是因为打压和限制反而促成了华为发力鸿蒙操作系统,华为云系统。不愧是民族的骄傲,国之重器!

反观汽车业,由于国家当时的准入制度,限制了民营车企的准入和发展。浪费了最好的卖方市场时机,合资车企为坐享其利成了外资的最大帮凶和拦路虎。让外国品牌抢跑了20多年,差点致整个国产汽车行业于死地。好在有一批勤劳的汽车人,逐渐摸索,从无到有,从低端到中高端,慢慢站稳脚跟,占住了市场。是他们把价格打下来了,让老百姓买得起车。也让中国品牌逐步矗立起来!

时代变迁,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能源的运用,也为汽车技术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发展方向。一大批新兴汽车人活跃起来了,发展前景甚好,那么谁将可能成为汽车界“华为”般的地位和高度呢?

1水滴涟漪,非常不错一种美感!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吉利汽车了。吉利公司完全是首创,并把这钟元素运用在汽车上。成为东方之美。

自从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给吉利汽车一个质的飞跃,从外观到内饰的设计,从技术到品质的提升。你完全能感受到汽车狂人李书福的豪言“汽车不就是两排沙发加四个轮子带着人跑吗?”

从第一代帝豪开始,慢慢形成的设计风格已从轿车延伸到城市SUV和电动车了!

而后来推出的领克品牌也成为国产中高端的最畅销品牌。而下一步即将上市的领克电动车ZERO充满科技美感!

其基于帝豪车型和沃尔沃车型推出的电动车也有不错的销量

目前看,吉利公司不论是从其拥有的多品牌吉利、领克、沃尔沃,还是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上来讲吉利都是能吊打合资车的全能型冠军选手。

2长安汽车,这个由李鸿章创办的百年老企业这几年也是大放异彩。

其独特的蓝鲸发动机技术的应用,以及前脸的X造型家族风格的形成,极大的带动了人气和销量。

其城市SUV和轿车销量大增。还有最近火爆眼球的UNI-T,UNI-K科技感十足了。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不如吉利产品丰富。

3比亚迪其在电力汽车领域的刀片电池独领风骚,不但在汽车领域、还在动力电池对外供货,实现全产业链多元化战略。

元旦伊始,比亚迪便发布了新年新品牌标识,大行情大战略突显,必将试目以待!

也可能是多元化的影响,比亚迪并未设计出独特的家族语言和经典款式的迭代。

4蔚来新势力能源车,犀利的前脸形成独特的家族语言,定位高端对标BBA等车形,大胆而前卫,确为新汽车界的一股新风尚,加上当地政府的加持,期待成为新标杆。

蔚来目前在售的ES6、ES8、EC6等SUⅤ车型有着不少的忠实粉丝。在轿车领域亦开始发力,新款的ET车型即将上市。

蔚来逐渐成为新兴汽车的领军品牌。

5长城汽车,哈弗品牌SUV单一型号的H6长期霸占SUV榜单的冠军,都已升级到了第三代,堪称奇迹了!

但是长城缺少轿车型号的全面性,也为总销量的发力缺少支撑。

新上市的电动车长城欧拉黑猫、白猫、好猫系列期待补足轿车的短板。

后面还有更多的汽车人在努力奋斗的路上,像小鹏、理想、威马等。

如果说有些人总拿外资品牌的全球销量来和国产车的国内市场销量比,那是不对等的对比,他们已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占据市场销售网点,给国产车十年或二十年布局全球销售网点后再回头来看,今天国产车能在国内打败外资车,有全球网点后便能在全球打败外国品牌车。

加油,汽车人!

加油,中国!

六、如何用一句精炼的话总结各汽车品牌的特点

如何用一句精炼的话总结各汽车品牌的特点?

挺有意思的一道题,先声明,下面的回答纯属调侃,各位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各位娱乐一下就好,至于里面的深层意思,就看各位怎么理解了!仅仅是调侃下,车友不要那么较真。

1众泰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难倒我众泰皮尺部。

2力帆我不是卖摩托车的。

3宝沃德国四强之一!

4丰田开不坏的丰田。

5比亚迪国家补贴在,我就过得好。

6五菱秋名山战神,销量神车。

7纳智捷台湾车也好意思称合资,活该卖不好!

8 Jeep听起来就很越野。

9克莱斯勒我最像劳斯莱斯了。

10特斯拉先交定金,再排队,五年之内让你提车!

11吉利沃尔沃都是我的,我可是自主品牌的骄傲!

12启辰我用的可是日产的平台

13本田买我的发动机送车子。

14大众我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

15斯柯达我是大众的亲弟。

16奥迪谁的灯有我的好看。

17长城长城就是哈弗H6。

18日产专业生产真皮座椅。

19沃尔沃安全气囊我最多。

20雪铁龙&标致扭力梁我玩得最六。

21 DS重申一遍,我是豪车。

22三菱啊,三菱,你比五菱少两菱!

23马自达魂动理念你不懂,创驰蓝天你更不懂。

24宝骏请忽视我的车标。

25现代&起亚论颜值,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26铃木你们还记得我吗?你们还记得雨燕吗?

27福特都怪长安。

28宝马车标十五万,操控我最稳。

29路虎你是暴发户吗?

30保时捷听说有人模仿我?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我也希望你能帮助我转发,点赞,多多支持我,多多关注我。

以上长城汽车有副业吗,长城汽车有副业吗知乎讲解的内容今天先讲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用处。

点赞(2)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